1. 手板模型也叫首板模型、手辦模型。
中國的文字博大精深,就連手板模型這個小小的行業都有不同的叫法,手板、手辦、首板、這三個詞就連在這個行業混跡多年的專業人士都會有點懵。下面就由小編來給大家解析一下這幾個詞的來歷與區別吧!
手板:拆開來講就是以手工為主的樣板。手板模型早在幾十年前就有一定的需求了,主要是起源于歐美、日本等工業較發達的國家。手板這個詞也是當今最普遍的稱呼。
手辦:這個稱呼其實跟手板相似,可能是由于中國文化的差異,主要是香港人稱之為手辦,后來又細分成某一個行業對手工樣板的專稱。其實意思和手板是一樣的。
首板:這個詞出現在近十年,主要是因為數控技術、3D打印越來越普及,樣板的成型工序不再是通過手工雕刻,而是機械化、自動化代替了手板這種低效、精度不足的工藝。稱為首板是因為這些樣板是在新產品研發階段的第一個或第一批樣板,所以說稱為首板也是有一定的道理。其實跟手板的類型是完全一致的。
2. 手板模型的材料最早是石膏或油泥來進行制作。
早在國內還沒有流行CNC來制作手板模型的時候,一般都是用石膏或者油泥來進行手板的制作。但是這兩種材料只能做出產品的外型,內部結構是做不出來的。有了CNC來加工的時候呢,當零件需要翻面加工的時候為防止產品變形會在凹陷的背面用石膏進行填充。等產品機加工完成后再用手工將其清理干凈即可。
3. 只要有產品研發的地方就會用到手板模型。
手板模型主要用于新產品研發設計階段檢驗產品設計效果的模型,也是新產品上市前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隨著消費者對產品的外觀及功能要求越來越高,制造商推出的每一款產品幾乎都要精心設計才更能打動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在產品設計的初級階段,手板模型是最快捷、最省成本、最有效的檢驗工具。為了避免改模具、修模具等耗時又耗財的問題,手板模型能夠非常直觀的體現出產品設計存在的缺陷,同時也為新產品搶占先機提供很大的幫助。